时间:2022-10-02 14:24:59 | 浏览:686
央视网消息: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把发展农村电商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采取一系列举措让农货搭上网络快车,促进农民增收。
受到枞阳县里电商创业前辈的影响,鲍光九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接替父亲管理黑猪保种养殖基地。刚接手时,毫无销售经验的鲍光九犯了难。
看准了网络销售平台的商机,鲍光九就和电商从业者陈陶胜合作,鲍光九负责枞阳黑猪保种提纯和开发利用,包括黑猪肉美食加工研制,陈陶胜则负责进行网络销售。
为了推动“互联网+乡村振兴”深度发展,枞阳县越来越重视培育新农人,目前已经发展各类电商主体3000余家,从业人员12000多人,全县电商交易额连续四年保持30%以上增长。
来源: 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把发展农村电商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采取一系列举措让农货搭上网络快车,促进农民增收。受到枞阳县里电商创业前辈的影响,鲍光九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接替父亲管理黑猪保种养殖基地。刚接手时,毫无销售经验的鲍光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我们已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黄精现代化种植基地之一。目前已带动周边2000多户农民种植10000多亩黄精,产值达7000多万元。”青阳县九制九华黄精技艺非遗传承人吴振东近日受访时自豪地告诉记者,在市、县、镇相关部
宜君:冷凉蔬菜绘就农民增收新图景本报记者 朱红卫 通讯员 田亚南金秋时节,正是宜君县种植的1500多亩冷凉蔬菜成熟上市季节。近日,记者走进宜君县宜阳街道办下官庄村蔬菜基地里,鲜嫩的蔬菜把田地遮得严严实实,看着绿油油的大白菜长势喜人,到处都是
来源:【消费日报】安徽六安叶集区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产业发展是最大支撑,村集体经济是关键抓手。陈店村始终把村集体经济和产业发展作为重点,同时结合乡村振兴重点推进工作。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始终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加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皖东天长市,国土面积 1770 平方公里,总人口 63 万,是全国文明城市、全国优质商品粮基地县、全国 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股改”试点典型县、全国农村综合 改革试点县,连续8年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近年来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原创稿2022年一季度,芜湖市湾沚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62元,同比增长7.2%,该区多措并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快产业振兴促增收。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65家、农民合作社334家、家庭农场1732家,拓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含山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07元,同比增长11.2%。下好产业兴农“先手棋”江淮之间,食宝含山。含山,自古就是鱼米之乡。在含山县林头镇义城村,望着长势喜人800亩水稻,种粮大户沈启亮脸上的笑容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9月15日讯(记者 郭恒瑞) 棉花是成武县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但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和农村劳动力结构的改变,棉花生产成本大幅攀升,植棉效益不断降低,棉蒜传统产业模式发展乏力。近年来,菏泽市成武县大力推进蒜后、麦后直播棉花
冀时客户端报道(河北台 李帅 平泉台 李平文)近日,记者在平泉市党坝镇永安社区广喜种植合作社花生种植基地看到,田地里绿油油的花生苗,长势喜人,村民们正在拔起花生苗查看长势情况,一串串颗粒饱满的花生破土而出,清香四溢,呈现出一派丰收的景象。
金秋送爽,瓜果飘香。走进山阳区新城街道苏蔺村百亩蟠枣园,一株株蟠枣树迎风招展,累累果实挂满枝头。“蟠枣”,果形奇特、略扁椭圆似蟠桃,个头有鸡蛋大小,颇吸引眼球。虽长相奇特,却酥脆甘甜,富含有机物、维生素,为枣中艺术品。苏蔺村立足城市近郊优势
辣椒迎丰收,群众笑颜开。齐小勇 摄□本报记者 李凤虎 本报通讯员 吴锦行9月21日,走进商丘市梁园区水池铺镇刘辛庄村辣椒种植基地,一排排翠绿的辣椒植株长势旺盛,沉甸甸的辣椒挂满枝头。30余名采摘工人正在基地里来回穿梭,熟练地采摘、分拣、装筐
5月6日,大同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暨强一产稳就业促增收工作推进会召开,传达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讲话精神及全国、山西省有关会议精神,安排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卢东
金秋丰收日,五谷丰登时。9月23日上午,以“庆丰收、迎盛会”为主题的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浙江主场活动在东阳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浙江省农业农村厅、金华市人民政府主办,金华市农业农村局、东阳市人民政府承办,通过组织一系列庆丰收活动,全景展现
近年来,台州市黄岩区率先探索建设“小橘灯”共富工坊,通过党建统领、产业引路、市场运作、多方共建,把项目送到村、把岗位送到户、把技能送到人,有效激活强村富民内生动力,推动农村产业提升、农民增收提速和农村生活提质。 截至目前,黄岩全区共建成“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农民丰收节的重要指示精神,营造全社会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调动广大农民重农务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太和区在国庆前夕举办“太和区第一届中国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