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2 15:31:52 | 浏览:1082
--记横埠镇中义村驻村工作队队长杨春生
“我们这片场地共有10亩,明年清明前后全部种植铜陵白姜,姜种子和技术支持和销路都联系好了,这边是24亩稻田,两边轮作种植,一年白姜一年稻,力争丰产又丰收,强村富民促振兴。”该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杨春生向笔者介绍着。说起杨春生,走访的中义村民都竖大拇指。今年6月初,铜陵市非税收入管理局局长杨春生作为市第八批选派干部下派到中义村工作,5个多月来,中义村面貌焕然一新,努力打造产业振兴“中义样板”。
辽阔的田野机声隆隆,勤劳的人们挥动铁锹,正在平整土地,开挖排水沟。11月23日,笔者走进铜陵市枞阳县横埠镇中义村螺丝滩圩,眼前呈现一派如火如荼建设场景。
“我们这片场地共有10亩,明年清明前后全部种植铜陵白姜,姜种子和技术支持和销路都联系好了,这边是24亩稻田,两边轮作种植,一年白姜一年稻,力争丰产又丰收,强村富民促振兴。”该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杨春生向笔者介绍着。说起杨春生,走访的中义村民都竖大拇指。今年6月初,铜陵市非税收入管理局局长杨春生作为市第八批选派干部下派到中义村工作,5个多月来,中义村面貌焕然一新,努力打造产业振兴“中义样板”。
一份报告,擘画中义产业发展新蓝图
乡村振兴,产业是根本。中义村曾是枞阳县深度贫困村之一,经济底子薄弱,组织实施村级产业项目、壮大村级经济发展是摆在中义村“两委”迫在眉睫的大事。杨春生驻村后,立即开展深入调研,走访、查资料、搞座谈,完成《横埠镇中义村驻村工作调研报告》,擘画出中义产业发展新蓝图。
为解决产业这个关键问题,杨春生在销号村里遗留问题的同时,带队多次外出考察、学习,谋方向、找思路;多次与美华家庭农场负责人进行沟通交流,动员其为村里产业发展“挑担子”。9月8日,中义村合作社与美华家庭养殖农场正式签订合作经营协议,锚定发展甲鱼养殖项目,目前该项目已开始运营。11月2日,中义村合作社与安徽胜友农业生态有限公司、安徽炎良食品有限公司开启合作经营,占地10亩的铜陵白姜种植项目投入实施。
一心为民,扑下身子解民忧赢得口碑
“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杨书记跑上跑下挺辛苦。”“中义村的发展,多亏了杨书记啊!”笔者在中义村宋埠组随机走访村情民意时,老党员宋义平、宋保昌为杨春生竖起了大拇指。
驻村以来,杨春生脚踩泥土,扑下身子,一心一意服务村集体发展、服务村民百姓生活。为解决部分村民出行难、运输难的难题,杨春生积极争取财政农村公益奖补资金29.5万元,10月底完成了5条长536米、宽3米左右通组道路硬化工程。村民宋义患大病,6月被确定为村里唯一重点监测户,杨春生带领帮扶责任人多次上门走访慰问,亲自帮其办理入院化疗、门诊慢性病治疗卡等,带头捐款200元,协调单位共捐款1200元,并帮助申请10000元精准扶贫公益金交给了宋义。8月的一天,村民谢新莲在农业生产中使用电器设备不当,造成右手大拇指、食指两个指头被削除,杨春生立即驾车将其送往铜陵市人民医院急救,后遵医生建议又将其转院送合肥市医治。10月22日,他又专程驾车带谢新莲办理了残疾鉴定。
将群众视为亲人,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杨春生驻村以来在群众中赢得了好口碑。
一马当先,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新动能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干部。”从驻村第一天开始,杨春生明确了党建引领、两委统筹、村干统抓的乡村振兴责任链,每周一上午9时雷打不动主持召开村“两委”暨驻村工作队会议,学习理论业务、落实工作部署、解决百姓难题、谋划村级发展等事项。带领工作队成员先后组织清除杂草、清扫道路、清运垃圾等义务劳动。坚持工作日吃住在村,严守纪律规矩,经常私车公用却没报销领取一分钱。
“中义迎来了杨书记,做的事大伙看得见摸得着,他带领我们搞养牛、甲鱼养殖、白姜种植,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抓手了。”该村党总支部书记宋光荣对笔者说道。中义村产业结构单一,农业生产效益不高。杨春生面对现状,采取“村党总支+合作社+农户”“风险共担,利润共享”的经营模式,着力发展养牛、甲鱼、白姜三大种养殖业。“基层党组织一边连着党,一边紧密联系群众,充分发挥‘堡垒’作用,向群众传递党组织的温度,把实事好事办到老百姓心坎里,才能架起党群连心桥。”杨春生深有感触地说。
本文来源安徽网。
欢迎大家点赞、在看、评论、分享、收藏。
▼
主编:王长学
视觉总监:王章志
责任编辑:吴福成
值班编辑:吴晓嫣
主办单位:枞阳县融媒体中心
主管单位:中共枞阳县委宣传部
天南地北枞阳人 | 厉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