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2 15:54:56 | 浏览:1003
2018年,义安区严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突破口,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着力点,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为根本动力,全面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了农业提质增效、农村文明进步、农民增收致富。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15元,同比增长9%。成功获评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入选全国农村治理实验区,“乡土文明传承下的义安特色”被评为全省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十大成果”。
这一年,现代农业提档升级,全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增至13家、569个、278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增至113家,实现销售收入26.2亿元,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入选国家“农高区”省级预备队;
这一年,农村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改建农村道路81.8公里,全面启动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实现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四连冠”,天门镇江村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这一年,城乡融合进程提速,区划调整稳步推进,挂牌成立新桥办事处,东部城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2亿元,内连外通路网逐步形成,滨湖置地广场、三月三城、羊湖公园等一揽子项目竣工交付,五松城区玉带河流域整治和南湖东苑等老旧小区整治全面完工……全区乡村振兴工作开局好、亮点多,成效显著,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和活力。
聚焦产业兴旺 构建现代农业
大力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新增农业产业化联合体3家,总数达13家,其中省级6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达113家,其中省级29家;建有省级以上标准化蔬菜示范基地8家,市级以上畜禽养殖小区15家,水产品基地健康养殖示范场22家、省级以上休闲渔业示范基地5家。
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品牌创建工作。“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134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10个,绿色食品认证13个,有机食品认证9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个。铜陵永泉农庄有限责任公司、铜陵凤丹种植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被评为“安徽名牌”;“和平”牌脱水姜和“瑞璞”牌牡丹籽油获得2018年合肥农产品交易会参展产品金奖。
杰辉家庭农场金丝皇菊喜迎丰收
铜陵白姜“走进”纪录片《风味人间》
大力促进休闲农业品牌化发展。打造凤丹文化旅游节、铜陵白姜文化旅游节等一系列农业品牌旅游节,积极推选凤凰山牡丹、铜陵白姜、西联荷园、梧桐花谷等十大精品线路,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栖凤山庄获得2018年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示范点称号。全年接待游客120万人次,休闲农业年综合性收入达3.9亿元。
聚焦生态宜居 建设美丽乡村
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清理生活垃圾40000余吨,新建垃圾房50余座,新增垃圾中转箱2个,投放垃圾桶1800余个。顺利完成钟鸣镇鲇鱼山和顺安长龙山2个非正规生活垃圾堆放点整治工作。五松镇、顺安镇、东联镇已完成建成区污水处理工作。
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实现村村通硬化路。新建无害化卫生厕所5288座,7个乡镇34个行政村8000户的改厕工作全面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高效实施,自来水普及率和集中供水覆盖率稳步提升。安排专项资金,治理水利薄弱环节,打通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
船载富运 谷善江滨
福禄人家 水墨金山
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以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为目标,以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全年高质量完成了10个省级中心村、5个市级中心村、4个特色自然村建设和老洲环岛路综合示范带整治工作,美丽乡村建设成效进一步显现。
聚焦乡风文明 凝聚发展力量
突出抓好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组织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开展巡讲10场次,“流动好人馆”“道德模范家风家训展”基层巡展15余场次,推荐身边好人线索7万条;承办了第五届铜陵市“我的家风”故事大赛,编印了主题书籍《义安好人传》。
深入实施文化科技惠民工程。扩面提标农民文化乐园、全民阅读点建设,拓展完善区、乡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促进城乡公共文化均衡发展,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深入挖掘本地特色人文资源,加大对铜陵牛歌、竹马灯等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保护。
扎实推进移风易俗行动。持续开展“好家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新乡贤”等评选活动,创新打造乡贤馆等文化载体,传承传统农耕文化、山水文化和民俗文化,以家风促民风带政风。近年来,全区共涌现“中国好人”14人、“安徽好人”12人、“铜陵好人”78人、“美好人家”360户、“十星级文明户”506户,注册农村社区志愿者队伍526支,志愿者达9651人。
家风家训示范街
缪悟之当选“中国好人
聚焦治理有效 夯实基层基础
健全村务监督机制。成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推行五务公开监督机制建设,依托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村民监事会等,形成了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
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创新党组织设置形式,共调整成立34个村党委、55个村党总支,358个地域型党支部,61个合作社党支部,7个流动党支部,基本实现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全覆盖。
创新基层管理机制。完善“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的乡村便民服务体系;健全基层司法调解等纠纷调处机制;推进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乡土文明传承下的‘义安特色’”成功入选安徽省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十大成果”。
“乡土文明传承下的‘义安特色’”成功入选安徽省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十大成果”
书记夜话拉近民心
聚焦生活富裕 提高保障水平
紧抓资源转换,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三变”改革工作,规范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努力让农村沉睡资源活起来、各类分散资金聚起来、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龙腾盛世
群心村全鱼宴
实施产业兴村,以培育一批产业强、产品优、质量好、生态美的农业强镇为重点,推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和农村经济动能转换,促进农民就近就业、增收致富。
突出民生保障,全区累计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4687套,改造农村危房7066套,解决13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建设乡镇养老服务指导中心3个、社区养老服务站6个,保障农村五保对象991人,救助大病患者2790人次,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向优质均衡发展。
2018年,义安区严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突破口,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着力点,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为根本动力,全面推进实施乡村振
9月19日上午,由铜陵市义安区科协主办,义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顺安镇人民政府承办的义安区2022年“全国科普日”广场集中宣传活动在顺安佳客多购物广场举行。铜陵市科协、义安区委、区政府有关负责人出席。活动现场,各参加单位分别设置了
近年来,义安区把开展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作为引领乡风文明、优化乡村治理的重要举措,不断夯实基层组织基础,发挥普惠金融作用,推进全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把牢党建引领“定盘星”以党建引领为中心,融合党建和金融合力,强化信
9月13日下午,区委副书记、区长方小雄率队前往义安经开区,调研重点项目建设情况。副区长张文明参加。区政府办、区发改委、区经信局、义安经开区等单位主要负责人陪同。方小雄一行先后来到正豪科技、悦宾汽车拆解、海铜铜业、安皓瑞新材料、肆得科技、博日
近日,寒潮已至,气温骤降,但在义安经济开发区铜勤金属表面处理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寒冷的天气丝毫没有影响项目的建设进度,施工现场塔吊林立,机声隆隆,几十台工程机械车辆忙碌穿梭,在数百名工人有条不紊的施工下,4栋生产厂房已见雏形。“铜勤金属表面
来源:【安徽县融频道】“受疫情影响,现在的冷链配送运输量还不是很大,不过一天也有几十吨。”5月12日,在安徽省铜陵市铜陵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内的铜陵新梦想农牧科技公司的冷库里,一箱箱打包装好的猪肉、水饺等冷冻食品在零下18摄氏度的仓储库里整齐摆
10月13日早上8点,顺安镇新湖村石桥自然村村民施德爱早早地就起床了,在将庭院打扫一番后,她带上一杯水,沿着新建的水泥路步行到村口的健身广场上,迎着温和的阳光,一边和邻居聊着家常,一边悠然地健起身来。施德爱今年59岁,她告诉记者,自今年6月
近日,记者在义安区钟鸣镇马中村的稻田养虾基地看到,风吹稻禾卷起千层浪,绿油油的稻田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生机勃勃。“目前水稻已进入抽穗期,也是水稻管护的关键时期。”该基地负责人丁向宝正穿梭在稻田之间,观察着水稻的生长状况,“除了关注水稻的缺水
日前,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通报2020年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结果,评定全省8个市、22个非重点贫困县(市、区)、32个脱贫县(含叶集区)和16个省直单位为考核优秀单位并予以通报表扬。其中义安区被评定为非重点贫困县(市、区)序列中的考核
初冬时节,行走在义安大地间的田野里,随处可见农民劳作的身影,他们或采摘果蔬,或养殖家禽,处处展示着新时代农业发展的活力。走进村庄,只见花栖苗圃,绿绕篱墙,原来的荒地上建起了休闲广场,泥泞的乡间小路变成宽阔的水泥路或沥青路,崭新的太阳能路灯夹
日前,中共安徽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通报2020年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结果,评定全省8个市、22个非重点贫困县(市、区)、32个脱贫县(含叶集区)和16个省直单位作为2020年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优秀单位予以通报表扬。其中,铜陵市
齐鲁网德州9月2日讯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牛鼻子,禹城市通过流程再造和对土地等生产要素资源的优化整合,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眼下,德州禹城伦镇投资打造现代化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即将投用。现代牧场可饲养奶牛1.7万头,奶牛粪污可以进行厌氧发酵和发电,废
来源:【安徽县融频道】立夏后的早晨仍有凉意,但位于安徽省铜陵市义安经开区的铜勤表面处理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却是一派火热的施工景象,运输车穿梭不停,塔吊不断起卸物料,100多名施工人员在各自工作岗位忙碌作业。据现场施工负责人洪术茂介绍,该项目
2018年,义安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真抓实干、锐意创新,奋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向高质量。这一年,“双招双引” 全面提速,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产业转型精准发力,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义安区全面深化改革砥砺奋进、成果丰硕的一年。一年来,全区上下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改革决策部署,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开创新时代义安美好幸福新局面的"关键一招", 坚持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