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2 16:18:57 | 浏览:896
初冬时节,行走在义安大地间的田野里,随处可见农民劳作的身影,他们或采摘果蔬,或养殖家禽,处处展示着新时代农业发展的活力。走进村庄,只见花栖苗圃,绿绕篱墙,原来的荒地上建起了休闲广场,泥泞的乡间小路变成宽阔的水泥路或沥青路,崭新的太阳能路灯夹道而立……
食为政首,农为邦本。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描绘出“产业振兴、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振兴蓝图。站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回望义安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所取得的成效,一幅幅令人振奋的新图景渐次展开。
着力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岁物丰成,穰穰满家。秋收过后,义安大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近年来,义安区全力抓好粮食生产,确保耕地面积基本稳定。实施“16.4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15.4万亩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管护行动,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粮食可持续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大力发展现代种养业。全区形成了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支撑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近年来,该区建成省级以上标准化蔬菜示范基地8个,市级以上畜禽养殖小区13个,省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达7家,名特优水产品养殖面积占比70.0%。同时,义安区将培育和做强做大龙头企业作为引领特色农业转型的重要抓手,稳步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新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3家。2019年全年,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27亿元,比上一年增长2.7%。义安区还注重乡村创新创业发展,鼓励农民工等群体返乡就业创业,开展创业服务0.7万人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500余万元。成功申请了1个电商示范县、1个电商示范镇、4个电商示范村,建成区级农业物联综合服务中心一个,全年农产品网销额达2.8亿元,同比增长22%。
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绿树绕村、道路宽敞、小院整洁、雅致的壁画自成风景……走进义安区农村,一幅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画卷展现在眼前。在西联镇东城村,白墙黛瓦整齐划一,农家院落干净整洁,村组道路宽敞平坦,昔日的老旧脏乱一去不复返。“以前渠道里、地埂上不是农药瓶就是生活垃圾。”村民陈东燕感慨地说:“看着现在的美丽环境,以前那种情形是一去不复返了。”
近年来,义安区坚持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持续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加快推进村庄清洁行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行动、村庄规划建设提升行动“三大行动”, 致力“乡村颜值”与“内涵气质”双改善,做到“集中整治”与“常态治理”两手抓,高质量建成省级中心村80个、市级中心村12个、特色自然村21个,打造美丽乡村综合示范带15条,美丽乡村建设实现村庄布点全覆盖,村庄清洁行动全域开展、整治率95%,农村厕所改造基本实现全覆盖、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99.4%,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所有行政村、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同时,义安区开展“示范河湖”创建,启动建设8条道路污水管网建设,完成禁养区内4家畜禽养殖场关闭,河湖管护成效进一步显现。竖立林长公示牌80块,争创省级森林村庄4个。纵深推进“林长制”工作,在“增绿、护绿、管绿、用绿、活绿”上下功夫。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专项治理行动,围绕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总体目标,认真详查、源头管控、分类治理、有序推进,土壤防治行动计划得到有效落实,实现重点区域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零增长”。
大力提高乡村民生保障水平
乡村振兴首要的是安业兴旺,让农民富起来。
近年来,义安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提升——2019年,全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30元,增速8.5%。2020年前三季度全区农村人居可支配收入17083元,同比增长6.6%。
村庄蝶变、村民富裕,乡村民生保障水平自然要跟上“节奏”。
近年来,义安区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019年建设“四好农村路”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62.624公里,完成义安区胥坝片和钟鸣片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改善3.5万农村人口饮水问题。全区所有自然村全部实现光纤通达和4G网络覆盖。同时,提升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全区参(续)保缴费率和养老金发放率均达100%,建立了农村老年人联系人登记、农村老年人赡养协议签订、农村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视走访三项制度。全面落实农村贫困人口健康脱贫兜底“351”“180”政策,确保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各项民生工程目标全面达成,基本医疗保障政策制度在我区达到全面贯彻落实。
乡村振兴永远在路上。
随着发展的高质量推进,村民对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期盼,正如雨后阳光照进千村万户......
来源:义安区融媒体中心 万伦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于悦为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济南市中区结合全区12100民生实事、区直各单位申报的实事项目、问卷调查征求的意见建议,制定发布第一批100件市中区“庆百年华诞办百件实事”区级层面民生项目清单
小区不仅是居民居住生活的基本单元,也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是党委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小区治理水平直接影响居民生活质量、关系居民幸福指数。为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基层治理工作的有关要求,认真落实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
项目是推动发展的重要支撑。炎炎夏日,焦作马村区大地万物勃发,处处生机盎然。项目建设蹄疾步稳,掀起新热潮。重大项目接连落子、加速推进,源于马村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精准服务。区主要领导多次深入企业调研、召开协调会、开展重点项目观摩活动……今
马村区在“抓大事谋长远”中积势蓄势在“解难题攻难关”中砥砺奋进9月28日《焦作日报》A06版“十三五”成绩单 ——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库容8300万立方米的南水北调冯营调蓄水库工程通过国家水利部审核经济总量、财政收入上档
农村背街小巷,不但是农村地区的“里子”,还是通往乡亲们心坎上的民生工程。近日,在全市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暨农村背街小巷硬化工作观摩推进会上,焦作市马村区在全市率先完成农村背街小巷硬化工作,受到市政府充分肯定,并在会上作典型发言。背街小巷
来源:新乡日报中国电波城17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加速建设,“河南精工”牵手郑州大学共建绿色建筑研发中心,760厂西家属区棚户区改造项目施工现场热火朝天,6条“断头路”打通工作有序推进,中电科22所圆满完成冬奥会电磁频谱安全保障任务……新春时节
当前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严峻时期,河南南阳卧龙区车站街道统筹兼顾,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1050”专项攻坚,在全面落实好各项防疫措施的同时,不等不靠,主动出击,按照“消除存量、遏制增量”的目标,坚持拆违不停歇。连日来,车站街道组织开展“
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区丹阳镇百峰村位于龙泉山脉和十里长山山脉之间,山峦起伏,群山环抱,全村占地面积14.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800亩,林地面积14000多亩,全村辖15个自然村,1056户,3224人。村庄历史文化悠久,既有河塘、欧城、安甸
时值九月,正是鸡心果成熟的季节,走进交城县庞泉沟镇代家庄村三源生态农业种植示范基地,成片的鸡心果树枝繁叶茂、硕果盈枝、香味扑鼻,果农们往来穿梭,正忙着采摘果实。鸡心果因外表形似鸡心而得名,是海棠果的品种之一,故而又叫“锦绣海棠”,果形秀美,
文|醉美团队7月6日,吕梁市政府与中国酒业协会举行了中国杏花村国际酒业博览会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吕梁市委常委、副市长刘晋萍在主持签约仪式时强调,签约双方要进一步加强沟通协作、共同努力,将中国杏花村国际酒业博览会打造成年度盛事、行业盛典、酒届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