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2 17:17:35 | 浏览:3141
刚刚过去的2019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铜陵市铜官区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特色载体加速成长,难点化解彰显担当,棚改“清零”成效显著,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预计全年生产总值增长3%;财政收入15.95亿元(不含海关),增长7.6%;固定资产投资121.4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8%。
以动能转换加速高质量发展。创新能力持续增强,“科创+产业”协同发展促进创新资源汇聚,高企和科技型企业倍增计划取得重大突破。创新人才加速集聚,国家知识产权强区建设持续领跑。现代制造业提档升级,全年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67.4亿元,完成重点项目投资98.7亿元、完成率120.1%;35个亿元重点项目开工, 28个亿元重点项目竣工,开(竣)工率均全市首位;引进亿元以上内资143亿元、完成率106%,外资1.04亿美元、完成率176.3%。推动金融精准服务实体经济,发放“税融通”贷款2.6亿元、续贷资金1.45亿元,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以平台建设推动转型升级。狮子山国家高新区全面推进主导产业集聚,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和招引,引进亿元以上重点项目20个、总投资45亿元,完成投资20亿元;工业项目“承诺即开工”全面推行,“告知承诺制”开展试点;组建运营高新投资公司,撬动2家企业闲置资产“腾笼换鸟”。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持续深化,服务业改革纵深推进,建设服务业运行监测平台,建立社区服务业标准化体系;发挥现代服务业集聚效应,现代金融、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养老服务等产业持续壮大,全年入规入限服务业企业40余家。
以决战姿态打好“三大攻坚战”。扎实推进“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完成“23+34+N”问题整改46个;突出抓好城区餐饮油烟等专项治理,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河(湖)长制不断深化,林长制、矿山山长制纵深推进,抓好土污染防治重点任务,全面落实“无废城市”试点。坚决有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规范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四清四实”专项整治取得实效,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精准聚焦定点结对帮扶,投入帮扶资金940万元,助力枞阳镇全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以绣花功夫推进精细管理。城区功能日趋完善,西湖新区加速兴起,经开区各项社会事务逐步提标,优质公共服务实现全面覆盖;上跨桥等40个项目完成征收、1890亩土地净地交付,东山小学等14个地块、1379亩土地成功挂牌出让。城区管理更加精细,老旧小区改造惠及居民5417户,蓝天市场“农改超”新模式得到推广。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逐步推广,覆盖居民17.1万户;全面推开“城管中队派驻社区”模式,城市管理重心全面下移。
以民生普惠提升发展温度。社会保障提标扩面,全力实施25 项民生工程,全市首家人力资源产业园建成运营;加速安置进程,公共服务不断优化;社会治理能力持续提升,社区十项改革成效显现;入选中国好人榜2人、安徽好人2人、省道德模范1人,涌现省江淮十佳志愿服务典型5例,顺利通过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和省级文明城区复审验收;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发展,群众安全感显著提升。
以初心使命诠释忠诚担当。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开展“三个以案”警示教育,解决了一批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区级政府机构改革任务全面完成,权责清单实现动态管理;全面落实“基层减负年”各项举措,政府效能进一步提升;深化廉政风险防控,坚决惩治各类腐败行为,营造了海清河晏、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2020年,铜官区将继续把握发展大势,坚持以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把注意力集中到解决各种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上来,更好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切实挺起主城区担当有为的脊梁,不断开创铜官区高质量发展崭新局面。
来源:铜陵日报
五中全会公报明确指出,“要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如何进一步推动消费升级,释放国内消费潜力,将是十四五期间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基础,在其中,以信用卡为代表的消费金融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过去五年,南宁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一直奔跑在创新路上,用“新”实现高质量发展。让适宜的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中开花结果,南宁努力让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过去五年,南宁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漂亮“答卷”。
农生文还详细了解南宁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情况,强调要积极做好我市轨道交通相关规划和项目策划等工作,争取国家和自治区更多支持,不断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覆盖面和服务品质,更好满足市民高质量出行需求。农生文强调,要高效推进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科学调度、优化工期,推动规划项目早日开工建设、投入运营。
在制造业方面,增长极功能显著增强,其中智能新能源汽车成为新片区首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张宏韬说,“面向未来,临港加快建设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上海将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前沿产业集聚区、打造新兴产业改革发展的创新试验区、打造城市数字化转型的示范样板区三个方面重点支持。”
【经济界面】跑出高质量发展的“深圳速度”——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三周年观察光明日报记者 严圣禾 党文婷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从经济特区到先行示范区,尽管内涵更丰富、要求
南方财经全媒体 见习记者陈思琦 深圳报道 8月18日,深圳迎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三周年。三年前的今天,《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下发。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
在广东,到底有多少湖南人?没有标准答案。有人说,有近两千万人;还有人说,至少有1300万人。在湖南的农村,基本上整个村子里的富余劳动力,南下的人占了绝大多数。逢年过节,到处都是悬挂广东牌照的私家车,把回家的路堵得水泄不通。在湖南省,当地的两
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正式公布三周年。截至目前,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部署的56项重点任务中,14项已经完成,42项取得重大进展,一系列重大改革和重大项目进展顺利。从先行先试到先
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支持深圳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从“经济特区”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深圳,在新时
日前,一场主题为“党建+低碳文明”的专题研讨会,在深圳国际低碳城所在的坪地街道举行,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南方城市智库专家,与街道领导“面对面”共话“坪地碳路”。坪地地处深圳东北角,深圳国际低碳城坐落于此。“公司博士增至30人了,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