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2 17:19:17 | 浏览:577
一、铜官区“两业融合”现状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以下简称“两业融合”)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是落实“制造强国”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近年来,国家、省、市层面先后出台了《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发改产业〔2019〕1762号)、《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十四五”首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工作的通知》(皖发改贸服〔2021〕337号)、《铜陵市关于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铜政办〔2018〕28号)、《铜官区现代服务业招商引资暂行办法》(区政〔2017〕78号)等政策,旨在通过政策引领,推动两业融合又好又快发展。
“十三五”期间,铜官区大力发展科技信息服务业、现代物流业、节能环保服务业、商务服务、现代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持续与制造业发展良性互动,着力寻找激发城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和转型路径,取得阶段性成效。主要体现在:
一是产业基础较好。铜官区作为铜陵主城区,狮子山高新区作为全市制造业基地之一,自2017年2月成功获批国家级高新区以来,依托区域丰富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经济总量和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性逐步增强,尤其是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对新兴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较大。
二是发展环境较优。从政策环境上,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两业融合”发展工作,并将其作为深化供给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出台了《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省、市、区级层面出台了《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十四五”首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工作的通知》、《铜陵市关于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铜官区现代服务业招商引资暂行办法》等若干涉及推动“两业融合”的扶持性和指导性政策文件。从区域发展环境上,狮子山高新区成功获批全市唯一安徽省“十四五”首批“两业融合”试点区域,将有力助推全区“两业融合”发展。从要素环境上,铜官区围绕主导产业组建高水平服务平台,建成天海流体控制设备用精密模具数字化车间、海亮铜业高标准铜管智能工厂、洁雅生物抗菌湿巾生产数字化车间等平台载体;涌现出海亮铜业、日科电子、赛福电子、安徽长江工业大数据等一批龙头企业;同时,铜官区拥有海亮集团、蓝盾光电子等上市企业及洁雅生物、铜都流体、天海流体、铜冠矿建、金星铜等一批拟主板上市企业,形成在全省范围内单位面积最集中的上市公司群。
三是融合态势较强。铜官区按照国家发改委实施意见中提出的10种新业态新模式、10条新路径要求,大力推进“两业融合”,助推融合进度不断加快,通过布局各类生产型服务业,持续与制造业发展良性互动。目前,铜官区已经培育优化供应链、全生命周期等5种以上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的企业;新路径中已探索出消费品与服务业深度融合、装备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等4种以上路径。
图:铜官区新业态、新模式“两业融合”示范企业培育库
二、铜官区“两业融合”存在的问题
一是双向拉动不足,产业聚集较低。一方面城区服务业较多,但是大多较为散乱,尚未形成集群效应;另一方面制造业整体属于产业链的中低端层次,制造业对工业互联网推动进程较为缓慢,规模以上工业互联网企业存量较少,与制造业融合程度不够深入,引入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企业较少,这也使得铜官区现代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推动力不够。
二是虹吸效应明显,人才引进落后。长三角各地区竞争加剧,受到周边城市的虹吸效应,铜官区在人才引进以及人才保留方面受到较大的竞争压力。2020年,合肥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14万人,马鞍山新增4.5万人,芜湖新增6.9万人,铜陵仅2.7万人,教育资源方面,合肥、芜湖、马鞍山拥有高等院校分别为60、10、6所,而铜陵仅有3所。新增就业不多,人才培育支撑不足导致了铜官区人才引进较为困难。
三是发展空间不足,亟待转型升级。铜官区位于铜陵主城区,受土地资源约束,高新区规模较小,仅2.55平方公里,对企业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此外铜陵正处于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升级中,新兴产业亟需培育,传统产业多集中于有色金属采选冶等传统行业,制造产业结构偏重铜、化工等支柱产业。因此,铜官区产业转型升级的任务仍然艰巨,新兴产业培育步伐亟需加快,提升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动能迫在眉睫。
三、铜官区“两业融合”发展具体目标
一是“两业”融合平台体系不断完善。全面建立和完善铜官区两业融合发展工作推进机制与政策支持体系,“两业”融合成为制造业转型发展的新引擎,制造型服务平台体系支撑能力显著提升,创新资源和服务在线化、平台化和共享水平显著提升。
二是新业态新模式在主导产业不断涌现。智能工厂、柔性化定制、共享生产平台、总集成总承包、供应链管理水平显著提升,服务型制造成为主导产业发展的重要模式,制造企业组织管理模式进一步趋向扁平开放。
三是制造型服务业态成为新增长点。工业大数据、铜文化创意、数字空间信息服务等成为服务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电商直播和云仓发展水平进一步加速,数据融合赋能推动产业升级作用进一步显现。
四是全区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到“十四五”末,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力争突破500亿元;规上工业企业达到150家,服务业规上(限上)企业达到64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年均提升1-2个百分点;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1%;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60%。
四、铜官区“两业融合”发展建议与对策
一是以新模式新业态赋能,扩展融合发展新路径。加快新业态新模式引入力度,提高产业间和产业内部的资源配置效率,培育“两业融合”中出现的新业态、新模式,建设“两业融合”培育库,找准加深铜官区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点。坚持高端化、集约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推进建设智能工厂、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推广柔性化定制、发展共享生产平台、提升总集成总承包水平、加强全生命周期管理、优化供应链管理、发展服务衍生制造、发展工业文化旅游以及培育其他新业态新模式,培育重点领域融合企业示范库。
二是以融合发展为突破,构建产业金融体系。加速物流企业与供应链企业融合发展,重点推进金融机构、供应链企业、物流企业三方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推进互联网金融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提升对装备制造业和新兴产业的金融服务能力。引导支持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服务企业融资和产业升级改造。建立和完善互联网金融安全服务机制,防范控制金融风险。积极推进银企对接平台,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模式,完善信贷风险补偿机制,推动金融和产业协同发展。
三是培育融合人才体系,放大人才资本效能。加大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以市场为导向,鼓励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及专业培训机构定向培养“两业融合”发展紧缺的各类人才。鼓励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优化人才发展战略,制定对接需求的优惠政策。铜官区应当加大重视对本地年轻人的培训、培养与扶持力度,从根本上解决人才缺口的难题。
四是兼顾高地土地关系,平衡空间发展难题。狮子山国家级高新区作为安徽省“十四五”两业融合试点区域,应着力打造“两业融合”发展先行区,不断扩大产业空间,平衡好土地空间限制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打造新型都市工业发展模式,合理规划工业楼宇功能性,优化都市工业楼宇建设运营方式,打造“百亿”楼宇经济,破解工业发展空间不足问题,实现工业立体式发展。
01 铜官区“两业融合”现状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以下简称“两业融合”)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是落实“制造强国”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近年来,国家、省、市层面先后出台了《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
一、铜官区“两业融合”现状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以下简称“两业融合”)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是落实“制造强国”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近年来,国家、省、市层面先后出台了《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
9月28日下午,“‘扬帆起航新铜官•绘就幸福新画卷’喜迎二十大 主流媒体看铜官”新闻采访活动在铜陵市铜官区拉开帷幕,来自中央驻皖、安徽省、铜陵市共11家主流媒体齐聚大美铜官,在为期两天的采访中,用全新的视角直观铜官日新月异的变化,用生动的笔
六月西湖、诗韵杭州,在钱塘江与大运河交汇处,“以楼聚产·赋能未来”铜官区(杭州)招商暨优质楼宇资源推介会于6月2日如期举行。区委书记王书春出席并致欢迎辞,副区长余建国主持。本次推介会聚焦我区优质楼宇资源,进一步搭建企业、政府合作互动平台,对
铜陵台、移动客户端铜陵手机台(豚云)讯(记者 高虹)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铜官区以聚焦“为民服务解难题”为主线,向基层延伸,坚持预热升温在一线、学习教育在一线、检视问题在一线、改善民生在一线,全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铜陵市铜官区自2016年底获批成为“十三五”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以来,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直有关单位和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补短板、育主体、创特色、建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各项工作深入推进,全区服务业发展提质增效
“我们现在已经跟管委会签订了租赁协议和投资协议,就等着拿到钥匙后直接安装设备,快的话春节前新项目就能投产了!”8月26日上午,安徽赛福电子有限公司曹骏华告诉记者。记者来到铜陵市铜官区狮子山高新区一处科技产业园,看到曾经的闲置厂房已经挂上了“
近年来,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将基层治理同基层党建紧密结合,有力整合小区各类资源,通过建好小区党委这个“红色灯塔”,架起小区聚力连心党群桥,让党建引领治理体系强起来、问题解决快起来、治理成效显出来,凝心聚力开新局、蹚新路,
【返回专栏】【高清图集】开栏语:在“十三五”新征程开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我省视察指导工作,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充分体现了中央和总书记对我省工作的高度重视,饱含着对老区人民的无限挂念,饱含着对江
铜陵新闻网—铜陵日报据铜陵日报消息 9月17日上午,铜官区“十三五”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中期评估汇报会召开。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评估组专家一行就铜官区“十三五”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问诊把脉。市委常委、副市长昌红梅参加会议。会上,
刚刚过去的2019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铜陵市铜官区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特色载体加速成长,难点化解彰显担当,棚改“清零”成效显著,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预计全年生产总值增长3%;财政
刚刚过去的2019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铜官区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特色载体加速成长,难点化解彰显担当,棚改“清零”成效显著,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预计全年生产总值增长3%;财政收入1
总投资60亿元的年产4.8亿平方米新能源电池用铝塑膜项目刷新近年来铜官区招商项目单笔最大投资纪录,总投资13.6亿元的赛得利无纺布项目以邮寄签约实现了疫情期间项目招商不掉线,总投资11亿元的海亮铜业年产10.2万吨精密铜管项目实现老企业有新
张久愿 宋瑜焕然一新的环境、琳琅满目的商品、快捷的支付方式……3月24日上午,记者来到小街农贸市场,仿佛置身于一家大型现代超市,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市场每天的人流量突破5000人。虽然人流量大,但是经过合理规划布局,小街农贸市场内并不显得
记者从7月30日上午召开的铜陵市铜官区委全会暨二季度工作点评会上获悉,今年以来,该区认真落实“一改两为五做到”要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牢固树立“发展为要、项目为王、实干为先”鲜明导向,凝心聚力抓投资、抓发展,一系列数据释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