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2 17:59:18 | 浏览:762
铜陵市属于安徽省的地级市,铜陵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城市,其经济总量在省内几乎是倒数,但是这不代表其经济差,相反铜陵市人均是比较富裕的,总量少是因为人口太少,今天咱们就一起聊一下铜陵市的高铁建设。
铜陵市总的规划建设3个高铁站,截至目前为止已经开通2个高铁站,这两个高铁站均位于城区,下辖的枞阳县暂时还没有高铁站开通使用,在这二个开通的高铁站中,其中铜陵站是位于苏皖二省重要支线宁安城际铁路线上,而另外一个高铁站铜陵北站则是位于国家主干道京福高铁线上,虽然枞阳县还没有高铁站开通使用,但是枞阳县的高铁站规划在合池城际高铁线上,you网友担心高铁新政策下来后会不会夭折,只要是国家主干线或者是省内的重要支线都不会夭折的,合池这条高铁线预计在十四五能够审批下来,但是应该很难开工,因为在2020年安徽省一次性有6条高铁线路开工建设,相信资金还是比较紧张的,预计合池会在十四五审批下来,下个五年计划动工建设,最终铜陵地区将全部圆上高铁梦。
目前池州高铁已经可以通过合福高铁线北上直达到合肥方向,通过商合福高铁线南下福州等东南方向,通过安宁城际铁路线沿着长江到达南京上海等城市,向西沿江达到安庆方向,目前铜陵是真正的“十字形”高铁网,可以从下图清晰地看出铜陵高铁方向(红色是已通,绿色是表示在建方向,蓝色表示规划方向)
有网友说交通的便利会让小城市人口流失,产生吸虹效应更加难以发展,今天我就用铜陵来反驳这一荒唐谬论。
数据居士看法:在高铁没有开通前铜陵也是凭借着港口优势和政策优势发展较好,在没有吞并枞阳之前的铜陵市人均是超过南京的,这难道和交通没关系?①高铁方便铜陵地区的居民出行,让外出创业和工作的人员回家更加方便,相信在高铁没有开通前和高铁开通后大家能体验出来②能够让更多的企业家更好地了解铜陵地区、投资铜陵地区,一个封闭的山区城市能有发展么?所以必须要让“铜陵走出去”,一个连交通都不行的城市谁会来投资?⑤高铁是国家的基础设施,是连接各地的重要通道,加紧全国人民的联系。
还有说一个小地方建设三个高铁站比较浪费,我真是哭笑不得,城区站是老火车站,是宁安城际的站点,这是没有任何浪费的,其次铜陵北站是位于国家主干线合福高铁线上的高铁站,路线不是铜陵能改变的,但是在铜陵设置一个高特站只需要出建设高铁站的钱毕竟高铁线路已经有的,花费较低的成本却能直达省会和东南地区,这难道不香么?那为何还要设置第三个高铁站?首先枞阳也是个百万左右的人口大县,城区到达铜陵还有很远的距离,枞阳高铁站建设可以更好的连接长江沿岸的交通不香么?
城市的发展快速与否是看国家的政策,在拥有好的交通的情况下,再加上本地区优惠的的招商政策,会使得一个城市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便利的交通和国家的政策是缺一不少,最后作为安徽人,希望全省能够共同富裕起来(原创不易,禁止抄袭,已开通原创保护)
10月10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徐立毅到中原区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围绕市委全会确定的“西美”功能定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快发展以科技服务业为主的城区经济,以更大力度做好城市管理、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成安林9月27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焦作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大会明确了全市奋斗目标:按照GDP年均8%的增速,到2025年,经济总量将迈上3000亿元的台阶。今后五年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来源:漯河日报-漯河名城网“召陵区将按照市委部署,围绕‘三区三基地一家园’建设,坚持以项目为抓手,以项目带产业,以产业带基地,建设召陵人民的幸福美好家园。”10月18日,召陵区委书记李湛谈到如何贯彻落实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时表示。他指出,下一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据蚌埠日报全媒体消息,11月17日,蚌埠市禹会区涂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连发两则公告,具体内容如下公 告因涂山风景区开发建设需要,所有在涂山风景区朝禹路以东、部队围墙以西、东海大道以北的国有土地、林地上,未经相关部门批准,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师源 通讯员陈永存)近年来,秦皇岛市抚宁区持续深化实施城乡统筹战略,始终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和以农民为主体的乡村振兴,统筹推进城市扩容提质和乡村振兴夯基行动,通过建设现代化城区和中心城镇、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9月15日,市委副书记王现坤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农村问题厕所排查整改和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等工作深入任泽区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有关决策部署,多措并举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年,也是我市“十四五”转型出雏型开局之年。市委四届十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和2035年远景目标,为全市经济社会